4月6日
重慶鍛造行業協會按照重慶廣大會員要求,召開專題會議,傳達中國鍛壓協會3月16日召開《鋼材漲價對鍛造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政策研討會》精神。重慶地區主要生產汽車、摩托車鍛件的13個會員單位參加。一致同意中國鍛壓協會“決議”內容。重慶鍛協根據“決議”精神并結合重慶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四點建議,供會員參考。
4月13日
2004中國重慶模具產業發展論壇暨項目對接會在重慶工學院隆重舉行、多名專家學者在會上做學術報告
2004中國重慶模具產業發展論壇暨項目對接會在重慶工學院隆重開幕。有來自北京、上海、太原、武漢、深圳、浙江、四川、重慶等近200名專家、技術人員、企業家參會。會上政府、院校、企業、社團領導作了發展模具工業有關論述之后,有六位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1)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模具CAD工程中心主任阮雪榆,講“模具數字化制造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2)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塑性工程學會前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胡正寰,講“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的現狀及展望”;(3)中科院院士、中國塑性工程學會理事長、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曹春曉研究員,講“塑性成形面臨鑄造成型工藝的挑戰”;(4)中國塑性工程學會副理事、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孫友松教授講“跨入21世紀的塑性加工技術”;(5)中國模具協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模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志剛教授,講“當前國外模具技術的動態、現狀及發展趨勢”;(6)西安交通大學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所長盧秉恒教授,講“汽車車身開發與模具快速制造技術”。
4月21~22日
上海交大洪慎章教授應邀赴中國礦業大學講學
2004年4月21日~22日,上海交通大學副博士洪慎章教授應徐州中國礦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邀請,分別作“21世紀塑性成形工程的現狀、發展及研究方向”和“我國加入WTO后模具企業的發展戰略”的學術報告。該報告是洪教授長期從事塑性成形工程的科研生產實踐和有關國際學術會議資料,由四部分組成:1、中國與外國在塑性成形工程方面的差距;2、提高高質、高效、節能及低成本零件的幾種塑性成形因素(毛坯形狀、模具運動方式及其結構等);3、特殊塑性成形工程的應用(閉式模鍛工藝及設備、粉末鍛造技術、半固態成形工藝及鎂合金注塑成形工程等);4、模具企業的發展戰略。該報告為我國今后在塑性成形工程方面的開拓創新指出了新途徑。
洪慎章教授在五十年代選送到蘇聯加里寧工學院學習鍛壓專業,1960年學成回國,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一直在上海交大從事教學與軍工科研工作。改革開放以來,多次隨國內企業去俄羅斯考察及購買鍛壓設備洽談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如1996年香港第三屆亞太材料加工國際會議、1999年德國第6屆塑性技術國際會議、2000年香港第9屆國際制造工程會議、2002年日本第七屆塑性技術國際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