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
中國鍛壓協會召開“首屆鍛件加熱、熱處理和節能降耗高峰論壇”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8)中鍛壓字001號《關于“首屆鍛件加熱、熱處理和節能降耗高峰論壇”論文征集的通知》下發有關企業。
中國鍛壓協會將于2008年5月底在上海召開“首屆鍛件加熱、熱處理和節能降耗高峰論壇”,高峰論壇主題是“倡導綠色、高效、節能、提升我國鍛造企業工藝水平”。
本次會議將邀請有關行業的專家,加熱及熱處理裝備制造商,企業熱處理、加熱相關技術主管作專題報告,并為高峰論壇征集論文。
1月8日
中國鍛壓協會召開第五屆第三次理事會暨第五次常務理事會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8)中鍛壓字002號《關于召開第五屆第三次理事會暨第五次常務理事會的通知》下發常務理事(單位)及理事(單位)。
根據《章程》規定及2008年工作需要,召開第五屆第三次理事會暨第五次常務理事會。考慮到工作及節約,此次會議采用通訊方式召開,會議時間2008年1月8~31日。對中國鍛壓協會2007年工作總結和2008年工作計劃(草案)征求意見。
1月15日
●中國鍛壓協會調查鍛造企業對一線骨干技工需求狀況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8)中鍛壓字003號《關于調查鍛造企業對一線骨干技工需求狀況的通知》下發鍛造企業。
為解決鍛造企業內骨干技工嚴重匱乏局面,協會擬創建鍛造工藝、數控模具制造及熱處理等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術學校(擬定蘇州市常熟開發區),為鍛造行業輸送目前急需的鍛造基礎人才。
現前期籌建工作已經展開,擬于2008年9月招第一批學生,學制2~3年。2008年先開設4個班,每班40人。現向行業內部調查一線骨干技工需求狀況。
●一重鍛造成功世界首件第三代核電蒸發器錐形筒體
1月15日中國一重成功鍛造成功世界首件第三代核電蒸發器錐形筒體。
中國一重在其研制的15000噸水壓機上,鍛造“喇叭形”錐形筒體,是自己諳熟的“拿手好戲”。而能鍛造第三代核電蒸發器“直段”、“斜段”相連“米斗形”錐形筒體,則是難度罕見的“獨門絕技”。從鍛造“喇叭形”到鍛造“米斗形”錐形筒體,是高難鍛造技術的創新飛躍,標志我國已掌握第三代核電產品關鍵部件制造技術,對推進核電部件制造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際上美國西屋公司AP1000第三代核電技術,比第二代核電標準具有焊縫少、安全性好、運行效率高等明顯優勢,是世界核電市場最先進、最安全的商業核電技術。韓國斗山重工運用第三代核電技術制造核電設備。2007年11月,中國一重承制韓國斗山技術要求難度大、制造復雜的一號、二號機組2臺壓力容器關鍵鍛件和4臺蒸發器大部分鍛件。第三代核電產品關鍵部件制造有重重技術難關要克服,對立志實現AP1000國產化戰略的一重人提出新的嚴峻挑戰。新鍛造成功的AP1000蒸發器錐形筒體宛若一個2米高、4米多寬碩大的“米斗”,其錐筒大小端的直段部分是鍛造中最大的技術難點。以往傳統鍛造方法是將筒體一次成型鍛造成一個“喇叭形”,之后靠大量后期加工達到筒體兩端斜段和直段連接的技術指標。按這種加工方法用近300噸鋼錠才能保證后期加工技術要求,浪費大量鋼水,加大了筒體制造成本。如何突破傳統加工錐形筒體費工、費時、費料問題瓶頸?這對有70%為鍛造成本的錐形筒體制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AP1000蒸發器錐形筒體等關鍵部件制造實現國產化,要求一重工程技術人員勇于探索出一條世界先進的全新鍛造技術。一重黑龍江鑄鍛造鋼公司總裁王寶忠,帶領一重冶金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多次組織科研攻關,邊干邊討論解決技術難點。他們聯合清華大學一起在計算機上反復進行萬噸水壓機加工技術模擬試驗,計算鍛造過程中每“一火次”技術參數,并發明11種輔具,為萬噸水壓機鍛造加工配套使用。這11種輔具如同11只“巧手”,當萬噸水壓機鍛造錐形筒體時,借巧手運斤自如地“拿捏”鍛件,固定角度,精準變換,極大提高鍛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最終鍛造成功AP1000錐形筒體。
目前,一重成為我國唯一能鍛造第三代核電蒸發器錐形筒體等部件的企業。1月1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一重AP1000項目經理助理邢其輝手指面前兩幅圖紙上像鍋底形狀部分說:“這是AP1000關鍵部件壓力容器頂蓋,制造技術標準更高,是非常難加工的鍛件,要求不能有焊縫一次成型,以提高安全系數。像這些制造難度大的其它37種鍛件,正在投料生產中,將于2009年前全部交貨。” 一重鍛造成功第三代核電蒸發器錐形筒體后,“哈爾濱鍋爐廠”、“山東海洋”等核電設備加工制造企業,紛紛前來訂購一重生產的AP1000壓力容器、蒸發器錐形筒體等第三代核電設備關鍵部件。
目前,一重的大型鑄鍛鋼基地及大型鑄鍛件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已經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計劃2010年達產。此項技術改造完成后,一重的能力等級將達到“7654”的世界極端制造目標,即:一次提供鋼水7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鑄件500噸、最大鍛件400噸。屆時一重將具備年產150根300—1000MW高中低壓轉子及發電機轉子的能力,年產5套大型水電機組鑄鍛件的能力,從根本上滿足國家建設對電站鑄鍛件的需求,并具備國際競爭能力。
1月21日
向上海對外經貿委申辦2008(上海)中國國際金屬展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8)中鍛壓字004號《關于申請舉辦2008(上海)中國國際金屬板材、管材、型材及線材切割、沖壓、成形、制作技術及設備展覽會》呈送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
申請在2008年12月8~11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辦“2008(上海)中國國際金屬板材、管材、型材及線材切割、沖壓、成形、制作技術及設備展覽會”,同時呈送招商招展計劃。
1月25日
●中國鍛壓協會對國內鈑金制作行業企業情況進行調研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8)中鍛壓字006號《關于對國內鈑金制作行業企業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發有關企業。
中國鍛壓協會金屬鈑金及制作委員會自2007年11月成立之后,首要任務是做好行業調查和研究工作,希有關鈑金生產企業給予配合。
●中國鍛壓協會對國內鍛壓設備企業進行調研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8)中鍛壓字007號《關于對中國鍛壓設備行業企業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發鍛壓設備生產企業。
中國鍛壓協會擬對國內鍛壓設備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情況每年進行一次抽樣調查,將統計數據在《中國鍛壓設備行業報告》和《中國鍛壓零部件行業報告》發布,為業內企業的決策提供客觀的行業數據,請被調查的企業配合。
1月29日
中國大飛機關鍵支撐裝備項目西安開工--鍛造噸位等級世界最大
中國鍛壓網報導,中國大飛機關鍵支撐裝備——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被列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于1月29日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正式開工建設。西安閻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入區企業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8萬噸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的承擔主體,啟動了該項目的論證和立項工作。8萬噸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由清華大學研究設計,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裝備項目。2007年4月,該項目在京通過專家委員會的論證,世界噸位最大的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在國家航空產業基地正式啟動。該項目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設步驟。4萬噸模鍛液壓機作為8萬噸模鍛液壓機的生產型樣機,一期工程投資1.95億元,將于2009年年底建成投產。二期工程投資8.05億元,用2到3年的時間完成8萬噸航空模鍛液壓機本體和配套設備的建設。由于該項目對于生產大飛機的重大意義,最終被列為2007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獲得科技部資助6108萬元。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是關系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設備,是發展大型飛機必備的關鍵設備。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內僅有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少數國家擁有類似設備,最大鍛造等級為俄羅斯的7.5萬噸。2007年3月,中國啟動大飛機工程,布點于西安和上海兩座城市。西安閻良航空基地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航空產業基地,將承擔大型運輸機的總裝任務和50%以上大型客機設計制造工作量。
1月31日
寶鋼大口徑直縫焊管生產實現重大突破
中國鍛壓網報道。寶鋼大口徑直縫焊管生產線于今年1月31日進入全線聯動熱負荷試車,并成功生產出第一根直縫埋弧焊管。
經各方努力,寶鋼大口徑直縫焊管生產實現重大突破。中石油西安管材所專家在對寶鋼生產現場和產品進行認證后認為:寶鋼大口徑直縫焊管生產線符合管線生產要求,其產品性能滿足用戶要求。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向寶鋼下發生產許可證,標志寶鋼大口徑直縫焊管獲得市場通行證。
在寶鋼股份、寶鋼分公司領導的指導和各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試生產工作按既定目標穩步推進,先后試制成功符合西氣東輸支線標準的X70和X80管線管,O機成型、焊接、成品入庫量和產品質量也逐月上升。
為盡早取得大口徑直縫焊管生產許可證,寶鋼分公司鋼管廠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圍繞試生產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開展改進和消缺工作,先后完成了成型線、焊接線、精整線等設備消缺項目30項。同時,攻克了包括X70管線管等產品成型和焊接核心技術在內的一系列重大工藝技術難題,并在探傷和檢驗技術方面實現了突破,掌握了穩定生產X52、X70管線管的生產工藝及X80管線管的制管工藝。
今年5月中旬,中石油西安管材所組織專家到寶鋼,對大口徑直縫焊管質量控制體系進行現場鑒定評審。同時,寶鋼分公司鋼管廠將管徑1016毫米、厚21毫米的X52管線管以及管徑1219毫米、厚22毫米的X70和X80管線管的試驗樣管送往西安管材所進行性能評價。經專家評審和實驗室檢驗,寶鋼大口徑直縫焊管生產現場符合國家標準,其產品技術性能達到國家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要求,實物性能符合西氣東輸二線的產品標準。這表明,寶鋼已具備高鋼級大口徑直縫焊管批量生產能力。
2008年1月報道 日期不詳
●《鍛壓手冊》(第3版)即將出版發行
《鍛壓手冊》是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鍛壓)學會組織編寫的一部反映行業最新技術發展大型工具書,第1版、第2版順利出版,并受到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在生產、科研和教學中起到十分顯著的指導作用。它發展到今天,凝結著中國鍛壓行業幾代人的勞動和心血。近年來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出現,塑性加工技術取得空前的進展,加之相關標準的修訂和替換,作為鍛壓行業的權威工具書,為了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繼續保持其實用性、先進性、可靠性、綜合性的特色,更好地為廣大技術人員服務,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精心組織、編寫的《鍛壓手冊》(1–3卷)(第3版)將于2008年1月正式出版
●中國一重鑄鍛鋼基地改造項目近日獲得批復
近日,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建設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及大型鑄鍛件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總投資23億元,工期2年半,是一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大、工期要求最緊張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該項目瞄準當今國際一流水平,以在富拉爾基建設世界最大的鑄鍛鋼生產基地為目標,對企業進行熱加工基地系統性改造,在生產能力保證、技術水平、產品等級等方面均有較大的飛躍。據悉,國家在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里給予該項目2.5億元的無償撥款支持。
該項目建成后,中國一重年產鋼水由現有的25萬噸增加到50萬噸,鍛件由12萬噸增加到24萬噸,鑄鋼件由3萬噸增加到6萬噸,生產等級由現在的“7532”達到“7654”的世界極端制造目標,即:一次提供鋼水7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鑄件500噸、最大鍛件400噸,以滿足國家核電、水電、火電、船舶及石化等行業重點建設工程對高端大型鑄鍛鋼產品的急需。在對原有產能進行技術改造的同時,該項目還將同時新建廠房84455平方米,新增重點設備206臺(套)。
●意大利弗馬斯集團在大連投資興建精密鍛造公司
中國鍛壓網報道。由意大利弗馬斯集團投資2900萬美元的弗馬斯精密鍛造大連有限公司,在大連開發區動工興建。該工廠占地1萬多平方米,主要生產大型、精密及合金軸承鍛件,為斯凱孚等客戶配套。該工廠將于明年投產,將陸續建3條生產線,到2009年產量將達到1.5萬噸。
意大利弗馬斯集團是世界領先的自由鍛鍛造企業,主要生產軸承外環及內環等軸承配套產品,是意大利最大的專業軸承配套商。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首根大型船用曲軸順利下線
中國鍛壓網報道。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制造的首根大型船用曲軸,在華銳曲軸公司通過了船級社和用戶的聯檢,正式下線。這根長6.7米、重41噸曲軸,將用在廣船國際出口意大利的50500噸油輪上。
首支大型船用曲軸生產制造成功,標志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已經具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的批量生產能力,成功破解了又一個重大裝備國產化課題。大型船用曲軸是船用柴油機關鍵部件,重量大、精度高、性能要求苛刻、制造工藝復雜,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造船工業水平。當今世界大型船用曲軸市場,一直由日本、韓國、捷克、西班牙等少數幾個國家高度壟斷著。近幾年,隨著世界造船業的迅速發展,大型船用曲軸出現了全球性供不應求的短缺局面,價格不斷上漲,交貨期越來越長,致使我國船舶制造經常出現“船等機、機等曲軸”的現象,成為制約我國造機、造船能力提高和船舶工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迅速建立中國自己的曲軸生產基地,實現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曲軸國產化,己經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在我國造船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遼寧省的造船主要集中在大連市,形成大型船用曲軸自主化和本地化生產,不僅對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的發展,提高國產柴油機的性價比有著重要意義,更有助于完善大連地區船舶生產的產業鏈,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在國家發改委的組織協調下,在遼寧省和大連市政府的大力幫助和扶持下,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聯合中國一重集團、中船重工集團、中船工業集團四家國內知名企業合資組建了大連華銳船用曲軸有限公司,加大國內船用曲軸的自主生產制造能力,以緩解曲軸供需矛盾。在國家發改委和省市大力支持下,2006年3月27日,曲軸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緊張工作,2007年7月正式具備了年產40根曲軸的加工制造能力。為攻克曲軸制造的技術難關,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在為曲軸公司增添高水平工藝人員的同時,聘請了3位韓國專家,圍繞曲軸研制的7大技術課題展開攻關,并于當年就完成了課題研究,目前所有課題經實踐檢驗,全部取得成功。
在抓緊項目建設、攻克技術難關的同時,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經濟進行市場開拓并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己接到2008年船用曲軸訂單24根,規格從50型到90型不等;2009年和2010年分別簽訂合同、達成意向56根和40根,且以70型大型船用曲軸為主。2007年12月6日,國家發改委張國寶副主任親赴華銳曲軸公司視察,對曲軸項目進展及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目前船舶工業發展非常快,但最大的問題是主機缺口,主機缺口最大的問題是曲軸供應不上。曲軸市場非常好,一定要緊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迅速上規模上水平,干大型曲軸并快速形成大的生產能力和批量,真正把項目做強做大,打造中國大型船用曲軸生產基地。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正抓緊機遇、加倍努力,把重工·起重建設成為我國大型船用曲軸制造基地,國際一流曲軸制造企業,為滿足我國造船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做出貢獻。
●太重集團積極推進大基地大項目建設 啟動萬噸液壓機和臨港基地項目
據《中國工業報》1月17日報道。太重集團將積極推進大基地大項目建設,啟動萬噸液壓機和臨港基地項目。為適應現有主導產品向大型化、重型化延伸發展的需求,抓住電力、化工、冶金、造船等行業對大型鑄鍛件需求旺盛的良好市場機遇,太重集團決定正式啟動大型鑄鍛件國產化研制技改項目規劃和建設,計劃總投資15億元,在充分挖掘現有設備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新增125MN自由鍛液壓機和與其配套的關鍵設備,該項目預計2010年全部建成。屆時將大大提高太重的熱加工能力,填補華北、西北地區萬噸液壓機的空白,為盡快占領中國乃至世界重型裝備制造水平的制高點創造條件。
2008年太重集團將正式啟動臨港基地規劃和建設,計劃總投資 20億元,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臨港重型裝備研制基地,預計2012年全部建成,屆時將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太重。
●浙江首座大型風電場并網
據《中國工業報》2008年1月29日報道。 浙江省首座大型風電項目—慈溪杭州灣沿海風電場示范工程首臺風機日前成功并網發電。這標志著我國沿海地區風能利用步入新階段。慈溪杭州灣沿海風電場選址慈溪杭州灣灘涂,位于東西長13公里、南北寬1.5公里的風帶內。項目共設計安裝33臺單機容量1500千瓦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4.95萬千瓦,核準概算4.66億元(每臺風電機組約1412萬元),由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慈溪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合資開發建設。
據了解,風電場的每座風能發電機塔上裝有一臺重16噸、可以360度旋轉的發電機和三片各長37.5米、重5.5噸的風動葉片。風能發電機塔每隔500米一座,南北3排,東西11座。
據測算,慈溪杭州灣沿海風電場工程33臺風力發電機組年發電量約1億千瓦時,這些電量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萬多噸,可減少排放溫室效應氣體9479噸,減少灰渣12萬余噸,同時還可節約用水2588萬立方米。
●世界領先的15000噸水壓機帶來三大啟示
中國一重集團15000噸鍛造水壓機研制成功前,國際上只有兩臺15000噸級水壓機。一臺在俄羅斯,一臺在羅馬尼亞。對比國內外現有的萬噸以上水壓機,一重集團公司新研制的15000噸水壓機不僅在能力上超過現有的所有水壓機,而且主機結構和控制系統水平也有全面提高,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重型自由鍛造水壓機。在這臺水壓機使用一年之際,人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其帶來的啟示。
啟示一:鍛造水壓機是用于重大設備使用前的鍛造過程。鍛造不僅是金屬成型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鍛合金屬內部缺陷、改變金屬內部流線、提高金屬機械性能的重要手段。中國一重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就自力更生研制出國內第一臺12500噸水壓機。這臺水壓機從1964年投產運行,生產的大型鍛件遍布全國鋼鐵、石化、電力、核電以及國防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其鍛件總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半壁江山。2002年,由于正在鍛造的12500噸水壓機的一根立柱轟然斷裂,工學博士、國內鍛壓設備研制專家吳生富提出研制一臺效率高、精度高,開間距尺寸大、壓實能力大,提高材料利用率、縮短加工周期、降低總成本的新萬噸水壓機來替代它。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很快批準了吳生富的建議——研制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當時國內萬噸以上的鍛造水壓機有3臺,除一重外,由捷克制造的12000噸水壓機在二重,上重和江南造船廠聯合制造的12000噸水壓機在上重。3臺水壓機均為三梁四柱結構。鍛件精度差,機械化水平低,生產效率低。
啟示二:成功因素中沒有偶然。萬噸水壓機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幾乎所有的機械行業技術領域。15000噸在大型機組設計、大型鑄鍛件制造、大型構件的熱處理技術,以及起重、運輸、安裝、調試等多個環節都開創了新的紀錄。其中最大的鑄鋼件凈重超過350噸,其鑄造、熱處理、加工、起重等都是前所未有。水壓機整機從設備選型、設計方案、技術參數制訂、整機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所有研制工作都是由一重的技術人員獨立完成,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還有4項創新成果彌補了12500噸水壓機的缺陷:開發了全新全預應力組合框架的主機結構,代替三梁四柱的傳統結構;研究出新的平面可調間隙導軌,代替不可調節的圓柱導向方式;整體結構的橫梁設計,避免了組合橫梁發生損壞的可能;研究出以水壓機比例控制系統和可編程序控制系統為核心的新的水壓機控制系統,代替多年沿用的傳統手動操作系統。
啟示三:創新意義在于實力增強最近。中國一重集團公司用這臺水壓機為韓國成功仿形鍛造出世界首件第三代核電帶直段蒸發器錐形筒體。筒體作為核電站建設的關鍵部件一次鍛造成功,改變了原來先鍛造出一個無直臺的大錐形筒,再進行切削,既費料又費時的狀況。據一重統計,一年來15000噸水壓機已經累計生產近30000噸鍛件,包括核電筒體、反應器筒節、封頭板、大型軋輥等鍛件,年新增產值28.53億元。其中在加氫筒節生產上,由于壓力機鐓粗能力和擴孔能力的增強,較以往生產節省了2個火次;在核電生產上,大大超過了一次鍛造312噸的鋼錠,其能力可鍛造600噸大鋼錠并可連續鍛造;在大型電站轉子和支承輥生產上,由于壓機壓力的增大和壓實工藝、輔具參數的改進,較以往生產都節省了2個火次,而且精品率不斷提高;在大型船用鍛件生產上,較以往生產能力減少1個火次。2007年,15000噸水壓機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說,15000噸水壓機投產意義有三,一是一重集團將能為國家重點工程和國防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精良的高端產品;二是標志著我國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三是我國具備生產大型關鍵鍛件的硬件條件,可極大提升我國電力、冶金、石化、船舶、航空航天行業設備制造能力,從而使中國在世界鍛造領域擁有話語權。張國寶認為,15000噸水壓機將成為我國制造的最關鍵裝備,從此,我國三代核電、超超臨界火電、大型水電、巨型船舶、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等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重點工程、重要項目所需的大型鍛件將不再“受制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