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鍛壓協會在理事會的領導下,嚴格按照《章程》規定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及活動,秘書處嚴格執行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決議,就2018年5月31日-2022年5月31日財務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的情況
1.本屆(2018年5月31日-2022年5月31日)總收入金額為 6524.75 萬元,其中會費收入596.67 萬元,占總收入的9.14%,業務活動等收入為5928.08萬元。
2.總支出金額為6576.41萬元,其中稅金為13.28萬元。
3.截至2022 年5月31日,協會總結余為-59.36萬元。
4. 增值稅177.96萬元
5. 理事(單位)和常務理事(單位)會費的收繳比較理想,一般會員繳費比例很低。
二、人員配備情況
本協會財務部專職人員2人,會計主管1人,出納1人。
三、長期投資情況
1.北京富京技術公司注冊資本500.00萬元,協會全資。2022年5月31日資產總額1395萬元,負債988萬元,所有者權益407萬元,累計虧損88萬元。
2.《鍛造與沖壓》雜志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 萬元,協會全資。2022年5月31日資產總額 348.5萬元,負債222.38萬元,所有者權益126.12萬元,累計盈利35.65萬元。
3.為了推動鍛造設備與鍛造技術一體化發展,中國鍛壓協會以分別占股5%的無形資產投資建設了中鍛智能裝備設計院(青島)有限公司和中鍛科技研發中心(青島)有限公司,兩個公司分別于2021年7月和8月成立,目前還沒有開始營業,正在事業組建中,沒有涉及投資情況。
4. 2020年11月,為了推動鈑金行業技術工人培養,促進智能化發展,中國鍛壓協會以認繳占股16.67%與常州市鈑協科創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建立了江蘇智萃數字化鈑金制造有限公司,但由于協會資產對外投資受控,國家不允許協會對外資產投資,協會秘書處已經口頭向董事長提出了退股或股改建議,還沒有落實,目前公司還沒有完全正常運營,還在籌建中,沒有涉及投資情況。
5. 為了推動行業原材料供應的合理性,降低采購成本,中國鍛壓協會以認繳占股60%的與中融信創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建立了國開金聯供應鏈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后由于市場的變化以及鍛造材料供應的復雜性,而沒有正式啟動運營該公司,沒有涉及投資情況。
四、對協會重大影響事項
四年來,協會在努力樹立行業活動品牌,積極辦好以“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覽會”為主要內容的“九月節”,在信息服務和行業企業服務方面做了許多探索性工作,努力創收,努力維持協會的正常運轉。
中國鍛壓協會的工作屬于服務業,2019年以來的疫情嚴重打擊了協會的經濟狀況,連續3年嚴重虧損,這是2001年以來中國鍛壓協會最為嚴重的情況。
由于山寨協會、不規范協會亂收費的影響,協會的聲譽受到嚴重打擊,國家不斷收緊協會活動收費入口。特別也有一些協會只收費不做事兒,以及一些企業參加的協會參差不齊,向上反映情況只反映差的,不說有用的,結果輿論也嚴重影響協會聲譽。
目前國家相關部委的有關部門開始自己設立“研究中心”等類似于以前部委的事業單位的機構,搶走了協會應該享受的一部分政府購買服務,這些冒出來的機構以國家部委名義讓協會協助工作,協會成了免費長工,只干活,無收入,但協會為了行業,又不得不做這些免費工作。
社會上的一些中間機構、咨詢公司、會議公司和展覽公司等可以不受限制地,經常打著山寨版或協會籌備組的名義開展行業會議、展覽和咨詢工作。這不但在爭搶協會的業務領域,也嚴重給協會的聲譽造成了打擊,協會生存受到雙向擠壓,創收困難,生存艱辛。
由于協會脫鉤后政策不能很好銜接,協會開展業務受到嚴重影響,一件事情找誰去批準(因為國家經濟體制決定,許多工作需要主管部門批準),向誰匯報沒有明確,無從展開。這種情況下,協會執行決定開展了,因堅持黨領導一切,國資委在巡視、或審計署在審計時就成了問題,對秘書處決策層進行考核,給予很大的壓力,時常讓協會秘書處工作開展不知左右,業務的開展存在很大阻力。
綜上所述,2018年-2022年,協會脫鉤后的工作開展嚴重受影響,經費日趨緊張。
五.審計結果
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協會換屆時要進行財務審計,我會將委托由國資委指定的國家民政部批準的北京神州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審計的財務結算時間為:2018年5月31日-2022年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