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專業是各個學校都常設的一個專業。我覺得作為職業教育的領導人,應該關注國家的大政方針。十二五對機電行業有一個規劃,我因為參與制定這個規劃,了解較多,把其中的要點跟大家談一下。
 韓木林校長在泰州市中高職協調發展座談會上講話
十二五規劃分為五大戰略。這五大戰略與職業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第一個戰略是高端戰略。其中包括重點工程、重點領域,以及新興產業。為什么國家將其單獨列出來?大家看新聞能了解到,國際形勢在制約我們國家的發展,害怕我們國家的壯大。所以在高端領域,我們要進口的一些先進的裝備,歐洲和美國、日本都在制約我們。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國家都有專門的大型機構在研發,但是進入市場經濟后,我們放松了。所以國家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把這個高端戰略提出來。重點工程,像核電、還有航母,航母制作許多方面需要相當先進的技術,我們國家現在在許多方面還達不到這個水平。石油產業,我們國家在十二五規劃期間也要重視新能源汽車,因為能源越來越少了。還有新能源發電,現在國家在重點研發海上發電。陸地發電方面,我們有很多自主研發的發電機組,像風力發電。另外,智能裝備也是和我們機電專業有關系的。高端的智能裝備我們一直沒有攻下來。
第二個戰略是創新驅動戰略。我國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后,在這方面也放松了。所以十二五規劃提出來,加大研發力度。即建立大批國家實驗和研發中心,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無錫有一家在世界同行內是最先進的航空業生產集團。他們建立的國家研發中心,現在已經投資13個億,所以他的生產工廠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這個戰略里還包括一個方面,即建立行業創新體系。創新除了研發以外,還有一個自下而上的體系建設,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牽頭,涉及到最基層的、高素質的技師隊伍的建設,包括現場的技術人員。這是我們職業教育的重點。再往上是研發隊伍,這是本科生、研究生所從事的。還有一個就是人才培訓也提到創新教育這一條,這是國家發展的一個軟肋。教育部、科委和發改委都有專門的立項。
第三個戰略是強化基礎戰略。如果基礎不過關,過去一個密封圈,我們要花很多錢進口。但是一涉及到軍工航天,國外就不賣給我們了。江蘇的一個民企將其技術攻關下來了,現在我們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前些日子,國外有企業來收購他的股份,這個要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國家根本不允許收購。強化基礎,主要是強化我們國產化、自主化,關鍵的材料、部件、信息化等東西。一旦戰爭開始,我們能在這方面擁有自主權,不會受制于人。
第四個戰略是兩化能核戰略。什么是兩化?是指信息化和工業化。這是重點領域,要把信息化融入工業化體系中。隨著工業化發展,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們光考慮自動化,包括一些高端的,如果不靠信息化將其連成網絡,是不能達到國際水平的。所以這方面國家也投入了很多資金。這樣企業的領導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就能通過網絡隨時監測到生產線。同時也優化生產管理、也能對安全生產進行24小時監督。
第五個戰略是綠色戰略。一是綠色包含在在各個行業,所有的活動都要節能。二是減少排放。三是環境又好,以人為本落到實處,就是要考慮我們的工作人員所處的環境是否優美,能否讓其心情舒暢。要求我們工廠的環境要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設置,讓工人心情舒暢。綠色的概念是全方位的,體現在我們每一個工序、每一個工位,都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考慮。所以十二五規劃是非常重要的。職業教育工作者要把十二五規劃中相關的政策內容吃透。未來,在十二五期間,必須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而且要快速發展,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發展真正有后勁。過去,我們國家只重視本科教育的發展,發展下來發現,我們的職業教育跟國外相差懸殊。盡管我們有好的想法、裝備,但是具體操作還是不能準確到位。為什么日本、德國在二戰后能很快發展起來?因為他們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工人隊伍。高職教育就相當于一個大廈的基礎,基礎打不好,其他的高端都是虛有。十二五規劃,真正意義上將高等職業教育提上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具體到汽車零部件,又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規則。
一是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機械行業,由機械化向自動化發展。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精度。
二是由粗放型生產向高精度生產轉變。我們的精度要提高幾個檔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把精密生產體系貫徹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這兩年我們去日本交流學習,發現日本規定每個工人的工作時的動作、時間,不能說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這樣規范每一個動作,然后再從人的心理角度上(設置環境),讓工人在高效率的基礎上保持心情舒暢。日本和二汽合資以后,我們行業派了一批人去學習。回來以后,我選了一個中等企業推廣日本的精密生產做法,結果大家看到,同樣的企業,在原來投入的錢、材料和產出基礎上,只是把精密生產稍微學習了一下,產生的利潤就比原來提高20%。所以我覺得精密生產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面要強力推薦,經營管理者會非常歡迎。
四是綠色生產。我們有一個標桿企業在南京,董事長的辦公室鋪著白色羊毛地毯,可以想象他們的場地有多干凈。當代深海石油巨頭在中國找生產廠商時候,看到這個企業的白色羊毛地毯這么干凈,他說在談判之前,在同行中,他會至少給這個企業加分五個點,就是因為他的環境非常干凈。如果一個企業管理者將環境搞得優美,工人心情舒暢,工作效率自然會提高。
五是人才培訓。我們在汽車零部件這個領域進行了兩個體系,一個是現場培訓。去年一年,我們跟高職院辦了一個中專校,我們在內蒙一汽集團——中國兵器第一大廠設了一個教學點,每個月派老師利用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去現場講課,講課內容包括經營生產、工藝、愛崗敬業三個方面。經過一年的培訓,效果非常顯著。所以,我覺得人才培訓很重要。現在企業骨干人員來不了學校,項目來不了學校。為了滿足生產需要,我們利用節假日、夜校、或者周六、周日進行培訓。
根據汽車零部件的特點,我們制定了這五個要點。
十二五規劃為高職院校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高校加上行業協會、加上骨干企業這種模式,我覺得應該是最成功的行業模式,因為在中國現行的體制下,單靠學校單獨辦職業教育,難度非常大。
首先,學生去見習,在工廠只是走馬觀花,工廠不會讓你去深度實習。如果高校、行業和企業都融進來,那么所有事情能扎扎實實地開展。員工進來以后,首先去現場見習,首先要向其介紹國內外行業的背景材料,讓他們有感性認識。
第二,作為行業角度,我們要求所有的企業要深度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樣在分配上采取相應的優惠政策。那么這些企業會非常認真地制定具體措施。然后我們回來再學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高校的優勢——專業基礎知識,一批優秀的教師講專業基礎。這個階段由高校的文化課老師來承擔。學完以后,我們又回到工廠去,深入生產實習。生產實習回來以后,我們會調度整個行業里面一線的專家和高級技師來講課。這時候講的是專業課。因為職業教育肯定有基礎課和專業課。專業基礎知識由高校的老師來講。專業課,我們調動企業。調動這些人,只有行業協會好調動。學校去請人家,我覺得難度非常大。所以我覺得這種模式應該是高校加行業協會加企業,這符合中國體制,也適合職業教育。
第三,教材。我們現在的教材比較落后。我們的職業教育一定要站在企業的角度,我們的企業應用什么樣的技術在生產、管理、維護,我們在課堂上的講課應該是同步的。我們組織行業內的一批專家根據國內和國外最新技術的應用情況編寫教材,按照工序、從原料到成品一定要同步。這樣學生到了企業能夠很快融入生產現狀,很快適應。企業也歡迎這樣的學生。行業協會的優勢是,我們有一個專家委員會,包括航空、航天、造船等各個領域。材料基礎研究的我們有一百多位專家,在專業教師提供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我們在泰職院有個很深的感受。中專學生享受高校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我深深感受到,這種軟環境不可忽視。因為這批中職學生素質較差,讓他們融入到大學的環境里,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他的上進心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當一個人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時候,把他放到一個環境好的地方,他會自覺遵守這個環境下的規章制度。高校的氛圍非常重要。
第三點,這個座談會根據教育部的指導意見,也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既然泰州要搞,現在要搞成全國的創新模式。也就是說現在國家所有的優惠政策,我們要通過我們的機制、我們的整合去組成一個整體的職教集團,去國家拿項目、拿資金回來。以高職為龍頭,把中職融入進去,成立一個職教集團,一定要是深度的融合,再把相關專業帶“中”字頭的協會以及國家的重點大型企業,用像我們這樣的一個模式融進來,這樣我們統一向國家要相關政策,把它真正打造成一個泰州模式。
現在國家有兩個計劃,一個是百萬高職技師計劃。國家的勞工部已經有文,就是要在國內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培養一百萬以上高級技師。我們在我們行業已經在做這個工作。如果你不形成一個集團去要,我覺得很難。另一個是知識更新計劃。這個資金現在有的單位已經拿到了。我前些日子去重慶,重慶的一個理工大學,他們跟當地聯合,然后跟重慶的勞工局培訓六天,每天培訓六個小時,給了三十萬。我到勞工部,他們說,你們做這個要形成一個非常有特色的集團形式。
既然我們開這個研討會,我們要真正的務實,真正組成一個聯盟,做一個詳細的規劃,同時要把國內,至少我們這個行業——材料行業、汽車零部件國內四大院士,我們請到這。別的領域,像你們別的專業,也要把這些專業的院士級的專家請進來,融入到我們的教育集團。他們對我們當地職教發展大有利處。要做我們就要做領頭、排頭兵,而且要在全國教育系統,我們要做得響當當的。我一直很支持泰州職業教育工作,只要朝這個方向做,肯定能打造出全國的金字招牌,也肯定能把泰州模式叫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