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28日,中國鍛壓協會成功組織并舉辦了“中德鍛造行業雙邊交流活動”,其中包括參觀長江三角洲地區優秀的6家模鍛企業(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江蘇森威精鍛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1家研究所(北京機電研究所)和2場雙邊交流論壇活動(“中德鍛造業職業教育論壇”和“中德鍛造行業雙邊交流論壇”)。 2011“中德鍛造行業雙邊交流活動”,是繼去年“中國鍛壓協會赴德鍛造行業交流活動”之后又一次德中兩國鍛造行業的重要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實地考察和面對面交流,德國鍛造協會的秘書長Dr. Tutmann和副主席Dr. Springorum及其16家會員單位成員全面了解中國模鍛行業現狀和發展。這次活動以考察實踐、分享交流為主題,增進德國同行對中國鍛造同行的關系,搭建中德兩國之間更加廣泛、意義更為深遠的溝通橋梁,實現中德兩國鍛造行業全面合作與技術交流、交往的新飛躍。
第一站: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 (2011年5月23日) 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SDS)對德國鍛造協會秘書長及副主席、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和上海鍛造協會舒行暢秘書長和德國團成員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董事總經理薛錦達先生親自接待,并就納鐵福的發展歷程、組織結構、產品及研發、市場占有情況、精鍛生產線、控股集團綜述等方面做精彩的介紹。

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SDS)是國內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最早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公司于1988年9月合資開業,注冊于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總投資1.8688億歐元,總注冊資本為8924.9萬歐元,總人數超過2900人。其在上海擁有康橋、周浦、申江三個工廠,在外分別擁有武漢工廠和重慶分公司。公司主要生產等速萬向節傳動軸和十字萬向節傳動軸,同時還生產偏心軸、渦輪軸等產品。2010年銷售額達38.5億人民幣, 2011年銷售額預計達45億人民幣。 SDS的主要股東是聞名的GKN傳動系統國際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傳動軸和航空零部件)和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汽集團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現在由上汽集團控股)。據薛總介紹,SDS在技術核心能力和新技術運用方面取得了行業領先的成績:一是建立的工程試驗中心已獲得了GKN工程中心的認可證書,是德國GKN技術中心在中國的延伸,也是GKN亞太地區等速節傳動軸試驗中心之一;二是與主機廠同步開發,跟隨新車型的變化,不斷提高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水平;三是采用國際先進水平的加工工藝,如三條精鍛生產線、旋鍛技術、花鍵冷成型等,使零件加工質量和效率達到了與國際同步水平,提升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力。

此行參觀了SDS申江工廠的精鍛生產線,現場的負責人向各位代表們解答疑問,臨行前在總部康強工廠合影留念。
第二站: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2011年5月23日) 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是中國鍛壓協會資深會員單位,1983年加入了中國鍛壓協會。此次德國團的參觀得到陳總、顧總和各個部門的熱情接待,接待流程分為4個部分:顧總詳細介紹企業情況、引領參觀精鍛和熱模鍛車間、解答問題和合影。

中日合資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16日,是由上海汽車鍛造總廠、愛知制鋼珠式會社、豐田通商株式會社、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共同投資組建。公司座落于上海安亭國際汽車城,總注冊資本為2774萬美金,總投資6163萬美金,每月鍛件產能達3500噸,總人數超過400人。目前,擁有5000T、6300T#1、6300T#2半自動、2500T#1~4、1600T、AMP50高速鍛造生產線等10條生產線、主要產品有發動機曲軸、連桿、等速萬向節、轉向節、變速箱齒坯等。

德國團的各位代表針對感興趣的話題,詢問了與鍛造工藝配套的拋丸工藝、鍛造各類產品的每班產值、下階段投資傾向等問題,并且中德鍛造企業就主要成本進行了粗略的對比。
第三站:江蘇森威精鍛有限公司(2011年5月24日) 江蘇森威精鍛有限公司非常重視此次德國團的交流訪問,戴敬民總經理、徐總工、技術部施總等晚宴款待了各位遠方的來賓。森威精鍛位于江蘇省大豐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該冷溫精鍛產業園的龍頭帶動企業。

森威精鍛于2006年由江蘇森威集團與中國萬向集團出資建立,注冊資金8800萬元,總資產20352萬元,占地面積118726平方米,現有職工超過400人。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機械精密冷、溫鍛件生產與銷售,已取得ISO/TS16949認證。現年產各類精密鍛件5萬噸,具有精密鍛件自主研發能力。目前主要客戶:一汽大眾公司、上海大眾公司、神龍汽車公司、 DELPHI(北方凌云)公司、 GKN(上海)公司、卡特彼勒(天津)公司、DELPHI (上海)公司和ZF(上海)公司等。

隨行代表團中一些企業感慨森威精鍛的快速發展和未來五年繼續的發展宏圖。
第四站: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24日)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鍛壓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型企業。負責國際進出口工作的董總向德國團介紹了企業的現狀和已經取得的主要成績。

公司非常注重研發和創新,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近凈成形用長壽命模具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華中科技大學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成立“精密鍛造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要產品為汽車差速器半軸齒輪和行星齒輪、汽車變速器結合齒齒輪,得到了國內外領先水平的整車制造商或其動力總成供應商的高度認可,進入了GKN、MAGNA、VW、GM和John Deere等著名企業的采購體系。

至今,太平洋精鍛已考察日本、德國、美國、韓國的60多家先進同行,并保持相互的技術交流,其中包括日本TOYOTA、MUSASHI、德國BLW、HIRSCHVOGEL和美國FORMTECH。此次德國團的來訪,也將進一步拉近中德企業互訪和交流的距離。這與太平洋精鍛的發展理念正相符,即致力成為全球一流水平的汽車齒輪成套組件和差速器總成優秀供應商。
第五站: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中德鍛造業職業教育論壇” (2011年5月24日) “中德鍛造業職業教育論壇”在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舉行,泰州市教育局孫曉龍副局長、職社科陸慶江處長、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鐘文樂副院長出席論壇。論壇由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中機校校長韓木林主持。

韓校長向德國同僚介紹了我校三年來的辦學情況,德國鍛造協會秘書長介紹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國家立法保障、校企合作優勢、企業責任為主的人才培養方式,這種教育模式為德國鍛造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工人,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 該論壇吸引了泰州當地的電臺、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前來采訪,Dr. Tutmann說道:鍛造行業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行業,教育恰恰是成功的鑰匙,通過職業教育的方式確保將傳統的工藝傳承至千秋萬代。希望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未來發展越來越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在歡迎晚宴中主賓相談甚歡,中國鍛壓協會同時期望能以此次交流為契機,組織一次深入德國職業教育的實際考察,親身體驗德國企業如何培訓和培養實習生。
第五站: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25日) 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58年,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廠區占地面積230000m2,建筑面積150000m2,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職工11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00人。

德國團一行參觀了飛船的新廠區和老廠區,其中包括模具制造、熱鍛、冷鍛、復合鍛造、切削加工、熱處理等工藝生產情況。由于今年缺水干旱等原因,江浙地區工業企業被強行限電,部分熱鍛設備沒有開動。上周限電情況較嚴重,有2個工作日的白天被限制,只能在深夜整班運轉。

主要產品為精鍛直傘齒輪、切削加工螺傘齒輪及圓柱齒輪三大系列,其中精鍛直傘齒輪年產量1500萬件,螺傘齒輪年產量60萬套,汽車雙橋圓柱齒輪年產量30萬套;廣泛為轎車、客車、微型車、重(中、輕)型卡車、工程機械、農用機械及風力發電等行業主機廠配套,產品出口占銷量的10%,主要出口到美國、意大利、巴西、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第六站: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2011年5月25日) 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是中國鍛壓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此行得到了公司周永南總經理及各部門人員的熱情接待。“力與火”是公司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和企業活力的高度概括,正如每位南汽鍛造人身上橙色的工作服,向德國團的來賓表現出如火的熱情。

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是以生產汽車、工程機械、船用綁扎件鍛件為主的制造企業,是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專業化鍛件生產子公司。公司占地13.5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5億元,技術人員達80多人,2010年銷售額達2.88億人民幣。主要產品為躍進卡車、依維柯旅行車和派力奧轎車鍛件。除汽車鍛件以外,公司還生產工程機械鍛件、船用綁扎件和摩托車鍛件。產品出口美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

德國團的同行了解到技術人員主要分工是設計研發、機械電氣、維修專家和試驗檢測。針對工業用電的狀況,德國同僚建議向卡特彼勒公司來汲取經驗,考慮如何備用電能資源保障生產等措施。
第七站:北京機電研究所(2011年5月26日) 去年赴德鍛造行業交流之行中,北京機電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謝談和鐘博士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此次德國團回訪,同時也得到了徐克強所長的支持和接待。

北京機電研究所從事塑性成形、熱處理、模具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已有50多年的歷史,并形成了相關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優勢、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并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在聯合開發和成果轉讓過程中,北京機電研究所與國內眾多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友好合作,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北京機電研究所一貫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知名大學、研究院所和企業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完成了數十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此行參觀了北京機電研究所的展示廳,并由謝副所長詳細介紹了所里近年來的工作成績。
第八站:中國鍛壓協會——“中德鍛造行業雙邊交流論壇” (2011年5月27日) “中德鍛造行業雙邊交流論壇”在中國鍛壓協會會議室如期舉行,中國鍛壓協會特邀理事李社釗會長、東風鍛造有限公司夏世維總經理、青島青鍛鍛壓機械有限公司欒新民總經理、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夏漢關、一汽巴勒特有限公司肖景廣副總、中國鍛壓協會 張金秘書長和韓木林副秘書長出席此次論壇。

論壇由以下五部分組成:一是中國鍛壓協會特邀理事李社釗會長致歡迎辭;二是張金秘書長介紹中國鍛壓協會所做的行業工作和協會的主要職能;三是中國鍛壓協會副理事長兼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世維先生介紹中國鍛造行業報告;四是解答德國鍛造協會最為關心的十個熱點問題;五是合影留念。

德國鍛造協會的秘書長與張金秘書長有幾十年的友好關系,他很贊嘆中國鍛壓協會的發展方向和現在的行業工作,如專業的雜志、門戶網站、行業展覽會、編纂專業書籍、認真研究行業、遠程教育培訓、專家庫、建立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探討制訂行規行約等等工作。 夏世維副理事長主要介紹了中國汽車鍛造行業的增長態勢;自由鍛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鍛造企業銷售額超過8000萬的企業約250多家;中國鍛造企業銷售額超過5000萬和特種鍛造企業約400—450家;行業專家的數量有缺口;人均銷售額和人均工資過低;合格的技術工人短缺;鍛造工藝傳承經驗過多,自動化程度不夠高;以及海外投資商對中國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等事項的行業報告。 張金秘書長也介紹了德國鍛造同行關注的中國鍛壓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探討和對比了中德鍛造業的成本消耗、運營效率、薪酬體制、國家法規、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等等與鍛造直接相關的話題。 在告別晚宴中,德國同行對此次雙邊交流活動評價非常高,并發出了真誠的邀請,希望中德鍛造行業的友誼天長地久。

為期一周的“中德鍛造行業雙邊交流活動”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伴隨著兩國鍛造行業交流、合作、發展的不斷深化和中國企業赴德商務活動的增多,中國鍛壓協會與德國鍛造協會的交流往來與經貿合作將日益密切,這也必將為推動鍛造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